首页

sm女王视

时间:2025-05-22 22:10:33 作者:鄱阳湖湿地首次发现彩鹮筑巢繁殖 浏览量:54882

  中新经纬10月31日电 (王永乐)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1省份2023年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中新经纬梳理发现,9月,17省份CPI同比下降。其中,贵州、河南、山西等3省份物价连续六个月回落。

图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17省份CPI同比下降

  贵州等3地“六连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9月,全国CPI环比上涨0.2%,同比持平,环比、同比涨幅双双回落。

  中新经纬梳理发现,31省份9月CPI同比“跌多涨少”。其中10省份同比上涨,17省份同比下降,涨跌省份较上月分别减少5个和增加3个。

  具体来看,内蒙古、青海、上海、黑龙江、天津、北京、河北、广东、宁夏、甘肃等10省份涨幅高于全国水平,且均处于“0时代”;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涨幅与全国水平持平;吉林、浙江、云南、辽宁、福建、湖南、陕西、山西、河南、广西、海南、新疆、西藏、湖北、四川、重庆、贵州等17省份涨幅低于全国水平,其中,贵州、河南、山西等3省份物价连续六个月回落,贵州则是唯一降幅超1%的省份。

  另外,从增减幅来看,青海增幅最大,为0.6个百分点;贵州降幅最大,为0.7个百分点。

  国金宏观赵伟团队分析称,9月CPI同比增速回落受基数拖累明显,食品、非食品涨价双双不及预期。分项中,食品价格涨涨0.3%较上月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均值的1.2%,与猪肉、鲜果等供给充足等有关;非食品价格上涨0.2%,与上月涨幅持平,低于同期均值的0.3%,与暑期出行减少带动部分服务价格回落等有关。

  未来CPI怎么走?

  展望下阶段物价走势,机构普遍预计短期仍处于低位。

  在英大证券公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郑后成看来,10月CPI同比面临基数效应方面的利多,但是也面临来自“猪油”两方面的利空,大概率在9月的基础上小幅震荡。

  赵伟团队认为,10月翘尾或拖累0.2个百分点、对CPI表现或仍有扰动。伴随基数效应走弱和需求回升对价格支撑等,中性情景下,CPI或回升至年底的1%左右。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预计,年内消费者物价将延续回升态势。主要是消费需求修复,有望带动商品和服务消费逐步改善;原油价格反弹及服务需求释放,服务类价格将平稳增长。但另一方面,国内供给领先于需求恢复,生猪产能充裕,日用消费品供应充足,将使物价走势温和。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10月18日在发布会上指出,我国物价变化跟国际走势不一样。近期,世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行,全球通胀保持高位,美国虽然实行了大力度加息,但是美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9月份同比上涨3.7%,欧洲CPI同比上涨4%以上,所以高通胀成为影响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我国流动性总体充足合理,价格走势跟国际走势是鲜明的对照。从宏观调控角度来讲,在全球层面还是一个亮点。当然,也不是说价格越低越好,随着总需求回暖、经济恢复,价格也会温和上涨。(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海内外学者相聚武汉 共话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多伦多4月11日电 (记者 余瑞冬)加拿大总理特鲁多11日在渥太华与正在访加的法国总理阿塔尔会晤。双方发表联合声明确认,法国总统马克龙今年稍晚时将访问加拿大,并出席在加召开的首次法加部长会议。

北京城市副中心将聚焦建筑等领域 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此外,针对婚前同居发生家暴的责任定性问题,最高法报告点名“牟林翰案”时称,社会在发展,司法须前行,确立“婚前同居施暴须以家庭成员承担刑事责任”的司法规则。

四川报业博物馆在蓉开馆 展示巴蜀大地报业发展历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史蒂文·巴奈特说,两会期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关注中国将采取哪些政策来确保近期以及中长期经济的强劲和可持续增长。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不仅对中国重要,对全球经济来说也至关重要。2023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三分之一,这凸显了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而言的重要性。研究显示,中国经济增速每提高1个百分点,会带动与中国相关联的经济体增速平均提高0.3个百分点。

应急管理部:上半年全国3238.1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931.6亿元

报道还称,HTS于2017年由恐怖组织“征服沙姆阵线”与其它反政府武装团体合并而成,该组织在与基地组织有关联时也被称为“努斯拉阵线”。

外交部:法塔赫和哈马斯在京磋商,取得积极进展

在顾巨凡看来,培养跨文化翻译人才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些人才不仅要精通语言,还要对中外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感悟。我们可以通过设立奖学金、举办国际文化作品翻译交流论坛和研讨会等方式,吸引和培养更多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翻译人才”。他认为,他们的参与和贡献,将极大地推动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和接受。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